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同时努力缓解“大城市病”问题,进而较早实现产业从规模数量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集聚的空间,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难免会产生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公共服务配置不均衡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象。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国际竞争力。作为城市的集聚体,城市群内城市集中分布,能获取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合理产业布局,还将有效减轻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和人口密度。也就是说,城市群让集聚到一起的城市既能获得集聚的优势,又能避免自身扩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兼顾了区域协调发展,产生“1+1>2”的效应。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韧性强劲的原因之一。
“听,大杜鹃在那边树上叫。”常留锁压低声音提醒同伴。只见他熟练地调整相机参数,眼睛紧紧盯着取景器,手指悬在快门键上,随时准备捕捉鸟儿的灵动身姿。
“快来瞧一瞧,这是我们店里卖得很火的一款,轻便智能,颜值也高,还能享受‘国补’!”日前,在安徽省阜阳市一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销售员王永刚正在向前来选购的市民推介相关产品及以旧换新政策。
一是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旱灾害防御各项责任制,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库等薄弱环节,指导督促地方逐库落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当前,晋城以“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为目标,从依赖煤炭到深耕科技,加速向全球光机电产业创新高地转型。这一产业转型实践,正是中国资源型城市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银川7月4日电 (记者 杨迪)7月3日14时至4日08时,宁夏灵武市和吴忠、中卫、固原三市大部出现降雨,114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毫米,其中31站超过25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西吉县火石寨乡石山村为43.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原州区官厅镇官厅村为21.3毫米/小时(4日06时)。
7月4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近期,部分青年消费者盲目超前消费、大额借贷现象增多,因超出自身还款能力而陷入债务困境,甚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对未来发展和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为保护青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中国消费者协会郑重提示广大青年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