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Aeon.cn,原文链接,作者艾利森·皮尤(Allison J Pugh),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最后的人类工作》(The Last Human Job: The Work of Connecting in a Disconnected World,2024)。】
据北京近日降雨情况和气象部门最新预报,经综合研判,北京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高。根据《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御响应工作方案》,自然资源部决定于7月27日8时启动北京地质灾害防御Ⅲ级响应,派出司局级同志带队的工作组赴北京指导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增加、人才流动加速,背景调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招聘流程中,调查的内容与维度也愈发宽泛。这让不少劳动者心生困惑:背景调查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若因背景调查侵犯个人权益,又该如何应对?
自然资源部要求,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加强本次强降雨过程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及时组织开展巡查排查,切实做好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情险情处置和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加强专家调度、组织协调、会商研判,全力协助指导做好技术支撑等工作。
医保部门在大数据筛查时发现,福建省泉州市职工参保人杨某2024年9月10日购买的2盒他克莫司胶囊,其中1盒于2024年11月28日在安徽省某药店再次销售,另一盒于2025年4月28日在浙江省某药店再次销售。经医保部门核查,杨某多次将医保报销的药品转卖,造成医保基金损失5139.45元。
得益于研究,我们对孤独有了更多认识。首先,孤独问题严重影响健康。研究表明,孤独和社会隔离会增加死亡率、痴呆和中风的风险。对成年人而言,孤独与心脏病、肥胖等慢性病相关,并且会降低工作表现和投入程度。孤独的少年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游戏成瘾,或遭遇睡眠障碍。此外,孤独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孤独的孩子也更可能辍学。
王某从一投资管理公司离职后,应聘了一家科技公司。科技公司在王某入职前,委托某背调公司对其进行背景调查,背调公司承诺将依法、全面、客观、真实开展背景调查,并对个人信息保密。对此,王某向背调公司出具了《背景核查授权书》。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