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锹一镐,筑起三千里抗战生命线;一步一履,运输万千吨物资赴前线;一厘一毫,凝聚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正在乌鲁木齐市烈士陵园展出的《通途——抗战时期的新疆红色交通线》主题展览,通过大量文字、历史图片、史料数据,再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岁月。
世界福建青年巴西联会会长邱秀华同样记得,儿时祖父常讲起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侨领筹款支援抗战的故事。当年,巴西侨界也组建了“华侨抗日救国后援会”,与世界各地3900多个抗日团体一起汇聚成抗战洪流。
战旗方队上那一面面承载着历史荣光的战旗经过时,那些身着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百岁老兵颤抖的敬礼让全场静默。他们写满沧桑的脸庞与受阅青年挺拔的军姿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眼眸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由劫难走向复兴的壮阔历程。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抗战烽火中倒下的身影,正透过这些年轻战士坚毅的目光,凝视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胸前勋章上的划痕在阳光下闪烁,每一道都是活着的抗战史诗,是对如今祖国强盛的欣慰与自豪,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注脚。
英雄的名字闪耀在大街小巷,历史在街头巷尾沉淀成记忆,在寻常生活里生长出力量。张自忠路,既是一条城市的道路,也是一条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传承着先烈的精神,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何念介绍,此次这台文艺晚会,总体的要求是希望主创年轻化,因此晚会的编导大多都是80后,包括两位总导演,而演员更是90后、00后居多。除此之外,让晚会能够实现“剧化”,让整部作品能够更接近观众,能够打动人,也是对主创们提出的要求。
转身,庄严地望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永垂不朽”四字,仿佛有了千钧重量。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对未来的壮志豪情,站在鲜艳的国旗下,我郑重写下《抗战胜利赋》,先烈们以生命换来了和平,我们定要让这盛世,无愧于他们永远定格在青春的脸庞;先烈们用牺牲为我们铺路,我们便应以团结奋斗为后代架桥。这,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伟大的全民族抗战最好的纪念。
“80平方米,两室一厅,室内有卫生间,上下水、电采暖配套设施齐全,还抗震,住着很安心。”今年61岁的热合曼一直生活在农村,对现在的住房条件很满意。
此次新开线路中,西城区结合育才学校新址投用,拟开通493路、494路两条直达校内的专线,这是全市首批校内停靠通学公交线路,通过将“点对点”服务延伸至校园内,实现从乘车到上学的无缝衔接。学生无需在路侧上下车,进一步提高上下学乘坐通学公交车的安全性;同时,避免校门口交通拥堵,缩短车辆运行时间,提升通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