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3日电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今天回望这段壮阔历史,海外华侨是不能被遗忘的特殊力量。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关注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阅兵式,认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坚定决心的展示。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副总领事王春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艺术家带来了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作品。今晚,和平与纪念之声在悉尼响起,音乐的力量提醒我们,正义与和平必将取得胜利。
昆明9月3日电(时文枝)在昆明市五华区新闻里社区,70岁的蒋玲华驻足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的文化长廊前,目光久久停留在已故公公——南侨机工韩仕元的照片上。“当年,公公和战友们开着卡车,在‘二十四道拐’上闯生死关。平均每公里都有一位战友倒下……”泛黄的滇缅公路地图和旧照片,无声诉说着80余年前那段跨越时空的壮举。
硝烟散尽,许多南侨机工选择扎根云南。唐国常、罗开瑚等人在昆明市五华区新闻里社区安了家。彼时的巷口树下,老机工们常向后辈讲起滇缅路上的惊心动魄。
在菲律宾,由侨领李清泉倡导创办的《华侨商报》,在抗战期间积极宣传救亡、号召募捐、抵制日货,强化华侨的中华民族意识,体现华侨“以笔为枪”的救国精神,被誉为“菲华社会的喉舌”。
岁月不语,惟报能言。回眸历史,《美洲华侨日报》等海外华文报刊始终与中华民族的起落沉浮相随相伴,是海外侨胞坚守民族情怀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