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两江新区,参访团一行体验了中国原创医疗设备“海扶刀”,感受了电子艾灸机器人的热刺激,走进一个个科技创新基地,感受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
“永商荟”系列活动2024年在深圳启动,由政府发起,采用链主企业轮流担任主角的模式,邀请产业链上下游及供应链协同方共同参与,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方式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已成功举办电子器件、智能家电、乐器产业、智能家居、循环经济、锂电产业等六期主题活动,有效链接企业730余家,客商1290余人,储备企业项目310个,成功签约项目80个,合同金额超百亿元。
龙袍,中国古代皇帝的服装,上面的一片龙鳞、一朵祥云都融入了繁复的针线技法。今年,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的匠人仿照馆中所藏“京绣龙袍”,还原出五爪龙、海水江崖等纹饰要素,设计了一枚等比例缩小的冰箱贴,让游客得以将“龙袍”拿在手心,带回家中。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总工程师 李建辉:通过扫标准二维码,可以获得产品的原产国,以及进出口的报关单号等全链路的溯源信息,也可以展示多种的语言标签,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让消费者获得更多产品信息。也让全球的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信得过,更放心。
首尔7月24日电 (记者 刘旭)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统计厅23日发布的“5月人口动向”资料显示,今年5月出生人口同比增加3.8%,为20309人,创下2011年5月(5.3%)以来同月最高增长率。
7月24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6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其中,省内交易电量38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2%;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1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绿电交易电量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设计师巧妙地将苗族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语言完美融合,通过专业模特的生动演绎,向现场观众展现了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让观众领略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周弘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总结道,2003年中欧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中欧双边关系发展上的高峰。此后,中欧关系步入调整阶段。随着双方交往频次增加,摩擦与矛盾也随之增多,彼此认知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疫情中断了部分沟通渠道,导致中欧关系出现一定疏离,共同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