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和认识新发展格局,首先要读懂“双循环”。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否能够打通,不仅关系到新发展阶段中国能否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也关系到新发展格局能否顺利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年1月11日)中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可见,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必须依托国内循环以形成对全球要素的强大吸引力,国际循环的畅通又反过来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双循环”的畅通无阻则为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了坚实保障。
《亦官亦商》是一本以个案研究为方法、扎根于丰富文献与实地材料之上的重要著作。作者将清代长芦盐商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放入国家建设(state-making)与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发展的大框架中,展现出一种远比“恩庇侍从”(clientism)更为复杂的官商互动模型。在常用的明清史叙事里,“重农抑商”几乎成了标签。然而,关文斌以天津长芦盐商为镜,让我们看到了一幅远比标签复杂的历史图景:商人并非被动地“被抑制”,而是在一个缺乏成文商法、税制随意、货币混乱的清帝国框架内,与国家既合作又博弈,最终既成就了城市的公共生活,也暴露了自己无法摆脱的结构性困境。本文在评介此书之余,将盐商案例置于更广阔的清代商人群体中,比较他们面对同一套帝国体制时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此回应学界关于“传统中国为何未出现资本主义”的老问题。
在巴特曼看来,偷窃内容这一行为源远流长。例如劳伦斯·斯特恩在创作《项狄传》时盗用了罗伯特·伯顿的《忧郁的解剖》,而后者本身就是一部拼凑和组装的作品,以过于较真的现代眼光来看也是抄袭之作;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则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文学传记》中剽窃了整整一节。和今天只是复制粘贴的抄袭者相比,他们对偷来的东西进行了改进,使之成为了更好的作品,换言之,在盗窃时至少展现了一些品位。他们或许会声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建造,与纯粹的抄袭相比,他们有意识地选择如何使用他人的想法。
这个夏天,调研组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外国游客不再只是扎堆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大都市,而是“另辟蹊径”,深入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美丽乡村。金准认为:“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外国游客‘中国游’的旅游模式实现了升级。”
输入提示词然后将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内容占为己有,这是一种抄袭吗?美国作家、记者奧利佛·巴特曼(Oliver Bateman)在其Substack博客发表了“抄袭与出卖”( The Work of Plagiarism and the Work of Selling Out)一文,指出随着创造、拿取、售卖创意的整体机制的变化,我们正在目睹创作和抄袭之间的最后区别逐渐消失。
近年来,延庆区在北京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绿水青山“标价”、让绿水青山“变现生金”。其中,延庆区四海镇接续升级生态文明积分体系,今年1月发布推广“生态积分存折”,3月推出北京市首个覆盖村民、企业的双主体生态积分制,8月发布游客碳汇积分“护照”。
这场教学无需语言相通,师傅用四川话念叨着“捏个圆脑壳”,她用英语回应着“这样吗”……嘴上“鸡同鸭讲”,手上的动作却悄悄同步。“中国人太会创造美好了!”阿罗塞梅纳·雅克琳举起手上捏了一半的大熊猫面人赞叹:“说实话做这个很难,但看到这么可爱的大熊猫,谁能忍住不尝试呢?”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