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对长期任务,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干事创业、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底盘”稳。“稳”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今年以来,我国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夏粮实现稳产丰收,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势良好,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快于时序进度。中国经济上半年的稳健表现,为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
长护险的核心价值在于切实纾解家庭照护之困。家住天津市东丽区的宋奶奶患阿尔茨海默病多年,每月5000元的护理费用曾是家庭的沉重负担。“长护险报销了一部分,家庭压力明显减轻。以前真不知道国家还有这样的好政策!”宋奶奶的儿子由衷感叹。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新征程肩负的神圣使命。近年来,人文经济学成为全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由此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点明了苏州样本发展方式的鲜明特点,“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揭示了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新范式,着力破除和解决西方经济学“人文缺失”“人文悖论”等弊端,坚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反映和表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解开了高质量发展的“人文密码”,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文逻辑,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思想指导和价值遵循。在人文经济学视域中,关于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范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课题,在更深层意义上需要哲学角度的创新阐释。为此,从哲学的视角把握人文经济学的本质内涵,要由表入里、逐次深入五个层次,进而深化我们对人文经济学内在规律性效应的理解。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个和1.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把握“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的辩证关系,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立说立行”强调机遇稍纵即逝的紧迫感,“久久为功”则注重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中。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或是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短视行为,或是热衷于“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这些本质上都是政绩观错位的表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以“立说立行”的锐气抢抓机遇,又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夯实发展根基。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誓言,与深圳“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同样动人,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既要跑好百米冲刺,更要跑赢历史接力赛的执政哲学。
北京8月4日电 据外媒报道,中国球员曾凡博与美职篮(NBA)布鲁克林篮网队签下了一份Exhibit-10合同(条款),他将再次追逐自己的NBA梦想。曾凡博工作室3日回应称,遗憾不能留在青春年华,为梦想全力以赴才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