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降雨影响,滦河河系、北三河系河道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其中泃河等部分河段存在漫溢风险。15个县产生山洪灾害红色预警,6个县产生橙色预警,14个县产生黄色预警,5个县产生蓝色预警,防汛形势严峻复杂。
水利部减灾中心(防御中心)副主任吴泽斌:“密云水库拦蓄洪水后下泄洪水的影响,下游主要会影响到潮河、白河以及更下游的潮白河,主要涉及到下游的密云、怀柔、顺义还有通州等河段。工作组为此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请沿河的地方政府加强堤防的巡查防守。”
农业农村部派出3个由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7个科技小分队,赴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7省,指导各地做好抗旱准备和应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夏收夏播。
7月29日电 据自然资源部网站消息,7月28日,《中国区域地质志》成矿地质背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该套志书是我国编制的第一部涵盖全国及各省(区、市),综合地表与深部、海洋和陆地的地质志书,是我国当前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浓缩,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科学普及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该套志书坚持“边编研、边使用、边服务”的原则,已经为近百个产学研单位和管理部门提供了3万余次应用服务。
冼星海一边改编民歌,一边思索音乐结构的叙事逻辑。为准确再现黄河船夫的呐喊,他抄录了黄河号子的音型。这些民间素材被巧妙融入合唱与管弦段落之中,使得作品既有西方交响套曲的逻辑推进,又有中国传统音调的旋律韵味。在音乐风格的融合中,冼星海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尝试——成功地将中国民间音乐元素与西方交响乐形式相结合,创造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诞生几十年来,《黄河大合唱》漂洋过海,登上了欧洲、北美、东南亚的舞台。世界各地的华侨社团将它作为“中华民族魂”的象征进行演出。正如指挥家严良堃所言:“《黄河大合唱》在海外侨胞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在其巨大的艺术感召力下,来自不同地域的华夏同胞融在共同的民族情感中。”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校、侨团,将《黄河大合唱》纳入校内合唱队的保留曲目。在新加坡养正小学,冼星海当年教过音乐的老校舍中,至今仍回响着《黄河颂》的旋律。这首歌跨越了种族、国界与意识形态的屏障,成为全球华人文化记忆中永恒的旋律。
7月28日,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市密云区潮河水位上涨,部分堤坝坝体出现松动。险情发生后,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携带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装备60余台(套)火速前往任务区域,连夜加固堤坝。
我有幸在欧洲理事会任职10年,算是这个机构里的“老兵”了。我深切感受到,过去,世界上其他大国曾影响中欧间的正常关系。更明确来说,任由俄罗斯或美国来决定中欧关系的本质和框架,那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