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经济发展就有了保障。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达每亩1049.7斤,跃居全国第一;曾经库尔班大叔想骑着毛驴上北京,如今新疆已成为中国机场最多的省区,民众一天就能到北京;截至2024年底,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新疆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所有地州市迈入高速公路时代;铁路贯穿天山南北,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94岁的新疆和田县阿瓦提乡乌宗库勒村村民马木提·伊敏说,“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感叹,“这里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山年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海拔超2200米,“又寒又旱”是种粮最大的坎。“要丰收,就得跟老天爷‘掰手腕’!”郎涛说着,指向田埂上的覆膜机——这是当地推广的“旱作四法”之一,顶凌覆膜双垄穴播能让出苗率提升40%,足墒密植条播可减少地表蒸发50%。
在企业的研发中心里记者看到,最新一代石墨烯铅酸电池,让电池更耐用,使用寿命提升50%;正在研发的安全性更高、充电速度更快的钠电池,不久的将来,让电动车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中也可以正常使用。
第一,台内务问题难解。近期“在野”党主导的台立法机构改革行动,造成“朝野”关系紧张、立法机构议事冲突频传;台行政机构提复议案让行政和立法冲突浮上台面,政党纷纷走上街头诉诸群众,政局动荡、人心不安。
“某种程度上,它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更友好,”赛阿感慨道,“只要产品受消费者喜爱,就能获得关注。当然,质量也必须不断提升,超越秘鲁标准,对标世界水准,才能赢得更大机会。”
种业创新是另一张“王牌”。去年“兰洽会”引进的保定农垦实业集团,在北山建起了育种试验田,试种耐寒耐旱的甘蓝8号小麦、特色黍子等品种。“这里海拔高、虫害少,昼夜温差15摄氏度,种出的粮食品质特别好。”该公司副总经理崔晓旭说,目前合作培育的新品种,亩产比老品种高200多斤,还计划推到京津冀市场。
未来,美兰机场将不断完善国际货运航线布局,推进货站智能化与通关便利化,持续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能级,推动海南自贸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空物流合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实的航空物流保障。(完)
这片曾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干旱山地,如今凭借寒旱农业创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秋粮丰收答卷——今年仅黍子种植就达2万亩,预计带动周边5万亩土地增产,“低产田”变“稳产田”的背后,藏着榆中县探索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