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聚焦创新、绿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中国经济正走向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智慧旅游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85.5%的游客体验过沉浸式旅游活动。当山水、园林、古街、游船都化作“戏台子”,游客既是看客,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参与者。
促进城市历史文化交流互鉴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以繁荣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北京的故宫、罗马的斗兽场、开罗的金字塔等,都是人类文明的鲜活载体。城市文化充满活力的关键就在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创新。我们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在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文明互鉴中更好激发城市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度”,就要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与其他国家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道理所在、优势所在,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坚定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持续弘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对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更好赓续和有效保护。
8月7日电 国新办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在会上介绍,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公益事业。一直以来,财政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支持办好学前教育。从支持力度看,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达到2209亿元,带动各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与2013年相比,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增长了三倍多。
英国投资管理公司柏基投资日前表示,中国正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必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发展机遇。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坎贝尔尤其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在他看来,得益于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在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时具有更强的韧性。
刘玉光介绍,从2011年起,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多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持续支持引导地方巩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目前,全国各省份均已出台省级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各地政策因地制宜、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