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古镇保护与开发应在尊重历史、尊重居民、尊重真实性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避免过度商业化侵蚀文化本体,探索一条兼顾保护、传承与发展三者平衡的可持续路径。
第四,技术装备更加先进。中国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快递等“中国名片”更加亮丽。深中通道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竞相涌现。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了智能化升级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自动化码头在建设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上稳居世界前列。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
在此关键时刻,国家住建部高度重视,派出专家团队实地调研,并制止了大规模拆除行为。我本人受邀参与制定了华光楼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并推动后续整体名城保护方案的实施。
阿拉木图人口近2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1000万人次;乌鲁木齐人口超过4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2700万人次。“新疆人均乘机次数更多,但乌鲁木齐国际旅客吞吐量不到阿拉木图的十分之一,国际货邮吞吐量更是阿拉木图的零头。” 李瀚明认为,换个角度,差距就是上升的空间。
李瀚明表示,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航线虽然多,但不强。比如国际航班量占比较少,国际航班密度不够,国际航线集中在中亚、西亚。香港航线实际上是乌鲁木齐唯一一条向东直飞的国际和地区航线。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广东以湿地保护宣传周为重要宣传节点,依托湿地公园、小微湿地、湿地学校等载体,挖掘岭南水乡历史与传统生态智慧,进一步建立健全“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湿地宣教体系,积极打造特色湿地文化品牌,实现生态保护与地域文化传承协同,推动湿地知识覆盖家庭、校园及社区,构建全民参与的湿地保护新格局,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
稳在哪?首先粮食供给稳定。夏粮是第一季粮食,主要是口粮小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为粮食安全稳住基本盘提供了保障。不过,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要完成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任务,关键看秋粮。目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个多月时间,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期。夺取秋粮丰收我们仍不能松懈,一手抓单产提升促增产,一手抓防灾抗灾减损失,全力夺取秋粮好收成。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