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鸡、红烧鱼、炒青菜,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让人直咽口水。这里是成都簇桥街道的“隔壁子”未来社区食堂。平均每天在这就餐的有300多人,近七成都是在附近居住、工作的年轻人。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永远在我心中。”哈萨克斯坦青年伊斯密尔·道罗夫(中文名马文轩)曾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留学,如今在阿斯塔纳一家中医诊所工作。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的马文轩主动请缨支援抗疫,他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无数中国人。2022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讲述了马文轩的故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105313073174337&wfr=spider&for=pc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近年来,福建省从扩大就业、增加供给、营造环境等三端发力,不断提升消费能力、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意愿,释放内需更大潜力。
千年古道,万里驼铃,谱写出浩浩长歌,见证中国与中亚国家间世代友好。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在人文领域交流有声有色: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阿拉木图段)化身“流动的文化交流长廊”,“健康快车中塔防盲合作中心”点亮塔吉克斯坦眼疾患者康复希望,敦煌研究院专家前往中亚多国考察交流……
报告认为,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成为推动非遗与旅游产业双向赋能的重要力量,催生线上“种草”到线下“打卡”的旅游消费模式。同时,抖音等平台加速推动文旅经营主体围绕非遗重构消费场景,如潮汕英歌舞爆火后衍生出系列产品,拓展了非遗传播维度。此外,互联网平台还催生地方文化标识的提炼与彰显,例如,“蟳埔簪花围民俗”成为泉州标识性文化,2024年带动游客接待量7652万人次,此外,“黄山鱼灯”相关主题视频播放量达20.3亿次,激发文旅消费热潮,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8%。
据2023年对西北地区266名小学生父亲的调研,80后、90后爸爸陪娃时最爱做的三件事分别是室外活动(36.4%)、复习功课(30.0%)、辅导功课(30.0%)。
2022年9月13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哈萨克斯坦眼科专家卡培拉别科夫24年如一日在中国黑龙江大庆眼科医院接诊近20万名中国眼疾患者。2024年7月,习近平在赴阿斯塔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再次在署名文章中提及这位新时代中哈友好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