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刘国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不应该忘记“大先生”鲁迅。鲁迅以笔为武器,坚定不移地投入反抗强敌侵略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重温鲁迅的抗战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有重要意义。
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是健全城市工作格局、更好形成合力的有力保障。城市经济、人口、产业、空间、生态、文化等多种要素高度耦合,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决定了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对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过去一些城市管理是“九龙治水”,造成一些乱象,如画地为牢、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等。有效应对这一情况,要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从过去突出单部门、单领域的工作向多部门、多领域协同合作转变。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要强化系统观念,通过多规合一、跨部门联席会议、一网通办等方式,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实现城市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发展方式决定城市的发展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扩大、地域面积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城市文脉和风貌受到破坏,城市安全韧性保障不足等问题。应当看到,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做大规模和经济效益,必须统筹城市发展的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比如,一个城市如果产业过度集中、功能过分拓展,人口就会过度集聚。一旦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导致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更加注重集约高效,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通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和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质量优先的发展路径。
纪念抗战胜利,更为启迪未来。回顾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于悲壮的回忆,而是要把历史经验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力量。港澳与国家荣辱与共的历史,证明了同心则兴的道理。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转型压力,港澳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支撑,以背靠祖国的最大确定性来应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不确定性。既要坚定自身定位,也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既要守护独特优势,也要善于与祖国共享机遇。
宇树科技副总经理王启舟表示,人型机器人结合具身智能,将会实现通用智能,为未来智能机器人赋能行业奠定基础。活动尾声,一众师生体验新型自主互动机器人。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家中不足5平方米的阳台,成了他的“工作室”,这里没有专业实验室的恒温设备,只有一张矮小的板凳、两块光学玻璃,以及他花费3000多元自制的打磨器材:机械专业出身的他,自己查资料、买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磨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