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发生营业成本57.12万亿元,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5%,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施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155项试点任务;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新增多国人员来华免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出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不断形成。
时下,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带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用AI算法驱动生产,请AI“健康管家”根据个性化营养需求定制食谱,通过AI系统优化红绿灯配时、缓解交通拥堵……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当微短剧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时,产生的不仅是内容价值,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除了带动文旅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精品微短剧创制也在为郑州短剧产业发展换上“优质”新标签。2024年,有48部重点微短剧和119部普通微短剧通过省广电以上部门备案审查,分别占全省67.7%、51.7%。有3000多部其他微短剧通过网络视听平台备案审查,比2023年增长60.5%。其中,《遇见少林有功夫》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剧目,《所念皆山河》《我的爸爸是齐天大圣》入选河南省重点扶持项目。
此次活动,为因运河而兴旺的两座古镇架起了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助推津豫两地共同推广大运河沿线地区文旅交流与合作。津豫两地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联袂展出,一场跨越地域的“非遗对话”打破地域壁垒。现场游客在驻足观赏的同时,深刻领略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感受大运河沿线文化生生不息的交融与传承。
本案承办法官张敏表示,近些年,从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典型案例明确“996工作制”违法,到2022年北京、山东等9省市集中开展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再到“隐形加班”写进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国家释放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纠偏畸形加班文化的鲜明信号,确保劳动者“在线工作有收益,离线休息有保障”。
“北京正在推动创建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加强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张立新说,下一步,北京将加强8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建设,向世界更好展示中华文明。(完)
“积极管理你的核心业务,这真是一剂难吃的药。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墨菲表示,虽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经营方式,但美国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的情况略有不同,与传统的底特律汽车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零部件方面拥有大约1.7万美元的成本优势,这有助于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