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成为生态保护的“山东样板”。山东实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累计修复湿地超30万亩,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基本完成,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024年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万亿元,PM2.5平均浓度改善了30.4%,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了10.8个百分点。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顾名思义,核心是便民,关键在一刻钟,目标是打造生活圈。“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等商业设施得到完善,较好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生活更加便利。各地改造一批智慧商店、新式书店、休闲娱乐等商业网点,推广即时零售、“一店多能”等新的业态模式,商品和服务更加丰富,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最期待的就是通过东博会,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数字可持续和低碳创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周毅恩表示,他计划明年参展东博会。目前,他的低碳代码应用已在东盟多国落地,同时也正在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展开新的探索。“这里聚集了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和创新资源。我们希望展示低碳代码技术,寻找潜在的电信、金融、教育及公共部门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数智减碳实践。”
武传亮表示,目前平均每个生活圈覆盖便利店、超市、理发店等基本保障的业态达到15种以上,覆盖养老机构、托育机构、电影院等品质提升的业态达到20种以上。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展。设置“智享生活”“寰球智领”“智联融通”“智慧未来”“智音芯动”“无界智汇”六大展区。首次设立近万平方米国际展区,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家国际企业参展,国际展商占比超过六分之一。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柳州9月19日电 (陈梅)日前,2025中国—东盟柳州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现场签约6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45.68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化工及新材料等领域。
代永波介绍,五年来,四川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培育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新动能更加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