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通往外部的交通线几乎完全断绝的情况下,抗战国际援华西北交通线一度成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刘向晖说,大批援华物资源源不断经新疆转运至抗日战场,在中华民族最危急时刻构筑起一道“生命线”,为抗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巨大的保障和支持。
阿拉木图人口近2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1000万人次;乌鲁木齐人口超过400万人,民航吞吐量规模在2700万人次。“新疆人均乘机次数更多,但乌鲁木齐国际旅客吞吐量不到阿拉木图的十分之一,国际货邮吞吐量更是阿拉木图的零头。” 李瀚明认为,换个角度,差距就是上升的空间。
曾文莉认为,在职业选手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后,其成功效应才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从事网球运动,而这是中国网球经济发展的根基。
本次展览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质学会承办,得到了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延长石油厂史展览馆、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李四光纪念馆、辽宁省地质资料馆、山西地质博物馆、河北省自然资源档案馆、湖南省地质资料馆的大力支持。(完)
那烽火连天的岁月,华夏大地山河破碎,风雨如晦,日寇铁蹄肆意践踏,生灵涂炭。在这关乎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如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将全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共赴国难。工人毅然放下手中工具,拿起保家卫国的武器;农民走出田间地头,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知识分子投笔从戎,以热血书写救国篇章;商人们毁家纾难,贡献自己的力量;海外侨胞踊跃捐款捐物,远渡重洋投身救国洪流。全民抗战的磅礴力量,如汹涌怒潮,让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那便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宣传阵地,《新疆日报》在1938年至1942年间,以笔为剑、以纸为旗,成为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新疆各族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为宣传抗日救国、建设新疆、巩固后方支援前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9月3日,从白天广场阅兵到晚上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实际上是用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串联起一整部抗战的史诗,是用有机连接、一直贯穿的仪式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向全世界再次郑重诠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胜利与和平属于全人类。
精神在传承中闪耀。“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唐磊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昂首走过长安街时,唐磊又回想起汶川大地震的那一天。家住四川绵阳的他,在最无助时,看见贴着五星红旗的直升机投送物资,看见身着迷彩服的军人奔忙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