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向纵深发展,沙坪坝区将持续深化“教共体”改革。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例,当地将面向教师“引、育、管、用”等关键环节推出多项改革措施。通过强化教师编制统筹和调配补充,探索“编制周转池”“跨校竞聘”等交流机制,优化临聘教师管理改革,加大“高校招聘”和“英才计划”实施力度,建立“金牌教练”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持续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区域师资均衡配置。
据四川省政府官网介绍,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八个区域之一,拥有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多个重大区域创新平台。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号工程’,我们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要求是,同时具备精湛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实践与科技服务能力。”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张家成说,近些年,河南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以国家级、省级培训为引领,层层传导、逐级落实,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目前,已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养培训体系。
“丝路有戏”项目由原乌鲁木齐市馕文化产业园闲置厂房改造而来,新疆创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国内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这种360度沉浸式互动演艺街区的形式。“我们以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将老旧厂房改造成为特色设施,融入多元演艺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丝路魅力。”新疆创博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说。
在大陆多年,高嘉骏见证了福建中医药大学对台教育的发展:从1988年招收首位台湾学生,到如今培养近900名台湾毕业生,构建起本硕博全覆盖的培养体系。许多台湾校友通过捐资助教、牵线搭桥等方式反哺母校。
近年来,牛恋村将滇池保护治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让村庄实现了从“泥巴村”到“网红村”的蝶变,成为滇池沿岸乡村旅游的热门之地。
章新告诉记者,1949年,一百多万人从大陆来到台湾,带来各个地方不同菜式,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家乡菜融合、发展,演变为“眷村菜”。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眷村菜”就是“妈妈的味道”,寄托着乡愁。
泉州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温锦辉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泉州籍华侨心系祖国,情牵桑梓,始终与祖国和家乡人民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南洋华侨,高举抗日救亡旗帜,成立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侨总会,极大促进了南洋华侨的团结。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南洋侨胞积极响应号召,毁家纾难,踊跃捐输,组织南侨机工回国服务,以空前的爱国热忱和巨大的牺牲,有力支援祖国抗战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