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古城堡、烽火台……库车市180处文物中,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2023年,库车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广袤的新疆大地上,各族群众赓续团结基因,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已经成为新疆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水的奔涌,恰是青春奋斗的姿态。长江穿南京城而过时卷起的浪涛,江都水利枢纽轰鸣中升腾的水汽,都在诉说“治水兴邦”的千年回响。河海大学的实验室中,学生们对着水利模型反复调试算法,让“智慧治水”的构想逐渐落地;姜堰“河小青”志愿者撑着小船穿梭在溱湖湿地,将垃圾一一捞起;水利工地上,青年突击队的红旗在风里舒展,他们踩着泥泞铺设管道,让汩汩清水顺着新修的水渠……这奋斗如同千万滴雨水汇入江河,每一份微小的力量,都在为国家发展的壮阔洪流注入青春动能。
而在地上,龟兹博物馆也于今年面向游客免费开放。龟兹博物馆馆长马丽丽介绍:“为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地上、地下两馆相依,既以丰富馆藏铺展龟兹文化长卷,又将库车友谊路墓群的历史肌理原真呈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综合改革,协同推进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实际探索有效路径。适应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更好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转变育人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质量,显著扩大农村地区学生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办学条件改善行动,完善国家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有序推进县中标准化建设,重点补齐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地、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短板;
“乡村文化艺术的繁荣,是涵养乡村精神根脉的关键,更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因素。”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文艺赋美乡村,既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凝聚起乡村发展的向心力,又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文化活力,推动乡村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上协调发展。”
这种“家”的温暖,得益于学校开展“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灵”的“三走进”活动等举措。“他们是兰大各族师生共居共学、交往交流的生动写照。看到孩子们从青涩走向自信,在校园和社会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们由衷感到欣慰。”兰州大学团委青年传媒中心主任王文强说道,学校专门成立“兰州大学石榴籽工作室”,针对各族学生的不同困难,提供精准关爱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