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那时还在清华大学学习,他将到滁州实地调研包产到户的所见所闻记了整整一本笔记。自此,“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初心,在这个青年学子心中扎下了根。
泉州7月17日电 (记者 孙虹)“狮韵刺桐·潮声共振”——庆祝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新加坡&泉州音乐交流活动,16日至17日在中国知名侨乡福建泉州举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升至第十一位,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正转型成为‘世界高附加值制造国’,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卡尔·费表示,中国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北欧和中国在该领域目标一致且合作潜力巨大。“挪威在碳捕集与封存、绿色航运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中国是全球风电设备生产与应用的引领者,双方深化合作将推动欧中绿色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近期,我身边的朋友经常来中国。”马来西亚籍旅客伊珍说,如今马来西亚到中国旅游愈发便捷,而中国的购物消费环境对她有不小的吸引力。“中国商品的价格我们都能接受,所以大家喜欢来。”
在首都北京南部,一片占地2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国药谷”正以蓬勃之姿崛起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这里汇聚了800余家企业,涵盖疫苗、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更在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等前沿赛道布局未来,用科技与智慧勾勒着生命健康产业的壮阔蓝图。
“藏戏是我们藏族文化的活态瑰宝,那五彩斑斓的面具,都是对角色灵魂的隐喻,那穿云裂石的唱腔,藏着高原人对天地的敬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巴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吉,在现场观看演出。他说,看到孩子们出色的表演,心里不禁涌出一股热流。这让他看到了这门艺术最生动的传承图景,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一茬接着一茬开。“藏戏的希望啊,正跟着这些小小的身影蹦蹦跳跳地往前奔呢!”
7月17日电 近日,在西藏尼玛县当惹雍错湖畔,一场极具开创性与震撼力的文旅盛宴——“星光当惹·尼玛烟火”旅游推介会暨尼玛县首届夜市盛大启幕。与此同时,由尼玛县文旅局联合《中国国家旅游》杂志、企业观察报社主办的全球首场高高原无人机表演惊艳亮相,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为观众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也为尼玛县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1978年,安徽滁州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自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