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两年前参加过成都大运会志愿服务的虞蕙瑄很快有了答案,因为当时她就遇到过这类情况。“立即报告组长,尽快协调车辆,及时安抚运动员情绪,尽早告知车辆到达的确切时间,并引导运动员绕开被淹道路,尽快乘车到达目的地。”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致辞中表示,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多年来为促进泰中两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泰中建交5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希望更多泰国企业能够借助广交会的平台,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入合作。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近年来,一个个各具地域特色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或“嵌”于街巷之中,或“镶”于景区之内。《风起大汉》通过挖掘兰州的丝路文化,使游客化身汉朝子民沉浸于市井烟火,《长恨歌》将白居易的千古绝唱化为骊山脚下的史诗画卷,《宋城千古情》对杭州“南宋市井”“白蛇传说”进行提炼……这些沉浸式演艺项目不单单是“文化展示”,更在游客与一方水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地域文化在游客的沉浸体验中被感知。
促进城市历史文化交流互鉴既有“高度”又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以繁荣城市文化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不同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北京的故宫、罗马的斗兽场、开罗的金字塔等,都是人类文明的鲜活载体。城市文化充满活力的关键就在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融合创新。我们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在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文明互鉴中更好激发城市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高度”,就要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与其他国家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道理所在、优势所在,在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不断坚定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彰显城市文化交流互鉴的“温度”,就要立体刻画中华大地上历史古都、国际都会、区域城市、传统城镇多态多元的城市文化之脉、文化之貌、文化之韵、文化之美,让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更加打动人心,在持续弘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对城市独特历史文脉的更好赓续和有效保护。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主要变化包括基础指标要求全面提升,创新设立引领指标,开展分级分类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前不久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