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六郎城村100多公里的砚山康养中心养生院,一栋栋古朴典雅的建筑错落有致,院内花卉绿植与景观小品相互映衬,房间摆放着各类康养设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中草药香味,一批批客人到此开启一段中医康养旅居生活。
外观酷似米老鼠脸形的海尔三筒洗衣机,能分区洗涤袜子、内衣、外套,精准破解了消费者的洗衣痛点,不少网友直夸“企业听劝”。三筒独立驱动、AI识衣算法……“听劝”的背后,实则是企业科技硬实力与市场洞察力之间的共振。
长三角要更好发挥全国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创新被置于核心地位。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一市三省共建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覆盖沪苏浙14个区县,在布局上,以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包括向江苏苏州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向浙江嘉兴延伸的南向拓展带,总面积7000平方公里。作为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的重大平台,既承担着集聚全球要素资源的重任,也肩负着引领长三角地区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重要使命。
这里综合实力强劲: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沪苏浙均是经济大省,安徽的GDP已超过5万亿元,正奋力“往前赶”;9座“GDP万亿城市”遍及一市三省,数量是全国的三分之一。
二要挖掘合作新增长点。要加快发展战略对接,在巩固农业、能矿、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拓展能源转型、数字经济、低碳发展、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合作,共同维护产供链稳定。支持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拓展对南亚经贸合作。
皖北要全面振兴,挺直“产业脊梁”是关键。去年4月,安徽省政府召开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会。一年多来,安徽采取超常规打法,以“兵团式阵地战”方式,集中打造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重点产业集群。2024年,皖北重点产业集群招引落地项目3317个,总投资10047.5亿元。
依托哈泥河水源保护区的优良生态,通化禾韵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下称“禾韵公司”)建成了7500亩标准化有机蓝莓种植区、1万吨蓝莓收储加工基地和年繁育200万株良种的繁育基地,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繁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