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占马来西亚期间,为反抗其残酷殖民统治,哥打基纳巴卢附近各族民众于1943年10月揭竿而起,组建神山游击队抗击日军。虽然因寡不敌众、缺乏外援,游击队坚持数月后不幸失败,大部分成员牺牲,但其精神和事迹一直得到马来西亚政府和民众纪念。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刘济美、米思源、张瑞杰)9月3日上午,运-9反潜巡逻机、运-9电子侦察机、运-9雷达干扰机作为海军、空军新型特种支援力量首次集体亮相,与6架歼-16战机组成特种机梯队,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活动当天,官兵列队于营门两侧,迎接5位平均年龄99岁的抗战老兵。随着老兵的到来,官兵代表向老兵们敬献鲜花,并致以标准军礼。
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于1939年2月7日发布《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通告。通告发出后报名者不断,甚至有人女扮男装,希望回国参与抗战。
在当日的报道中,一篇名为《我们的胜利》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胜利!’这是全世界进步人群所早讴歌的口号,侵略者的必归毁灭,也是全世界进步人群绝对信赖的铁则。”
时光流转,这份情怀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绵延不绝。仰望苍穹,“嫦娥团队”“神舟团队”怀揣揽月摘星之志,将千年飞天的浪漫梦想化作震撼世界的航天壮举;俯瞰大地,铁路建设者以逢山开路的魄力、遇水架桥的担当,让“复兴号”在锦绣山河间织就万里通途,串联起城乡的繁荣;荒漠戈壁上,治沙人以愚公移山的执着播撒绿色希望,让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在西北大地不断续写;边关哨所里,年轻的战士们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用忠诚与热血在边境线上筑起“活界碑”……这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已化作每个岗位上的坚守与奋斗,助力人们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份情怀,在今日的奋斗中焕发新的生机。
国之重器,压舱基石。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新加坡亚洲新闻台关注了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阅兵式,认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中国国防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坚定决心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