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林表示,对于睡眠医学,我国尚未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性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培养质量存在差别。而由学术团体组织的短期培训班和继续教育项目,侧重于单项技能的提升,属于“增量”学习。
陆林认为,当前,社会对失眠的认知存在明显误区。在城市知识阶层中,出现了过度关注睡眠的倾向,表现为对睡眠数据的执着、对助眠产品的盲目消费,甚至发展出对睡眠本身的焦虑。而在更广泛的群体中,尤其是老年人,却普遍对睡眠认知不足,很多人仍没有把失眠看作一种疾病。“这种认知差异,反映了健康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他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2025年7月举办“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在51所高校推广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组织开展“百场万人”主题宣讲等活动3800余场次,培训党员干部3.8万人次,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辽宁卷》编纂,建立12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定相关指导意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评选命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进基层活动,打造“红色家园”城市民族工作品牌,依托“三项计划”开展“民族地区青年交流互学”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扎实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在丹东开展国家民委设立的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试点、推进边境“五个共同”长廊试点建设,打造全国首家“边疆特产销全国”体验店,建设了82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媒体以“擦亮边疆幸福底色”、“兴边富民幸福绵长”等主题21次宣传报道辽宁兴边富民工作。
2020年6月1日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聚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为此,海南自贸港5年来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
“前述‘拼盘式’MDT是中国睡眠医学发展初期一个普遍且真实的写照。”陆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种模式标志着医院开始重视睡眠问题,并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入口,是睡眠学科发展的早期雏形。在美国,睡眠医学于2007年已独立成为学科。詹淑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00年以后,国内睡眠医学开始逐步发展,2010年前后,国内临床医生才开始把睡眠问题作为独立疾病来思考,有了睡眠障碍规范化诊疗的概念。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北京回龙观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周双桨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所在的科室,对睡眠障碍患者的诊断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常规检查、量表问卷的主观评估,以及整夜的PSG等客观评估。做PSG通常需要在医院过夜。
此外,怀进鹏还介绍,“十四五”以来,教育部持续拓展深化开放合作,现在已经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建立与东盟、中亚等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教育合作机制,打造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等一批项目品牌。与亚非欧合作建成的36个“鲁班工坊”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世界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