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召开的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会提出,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联动,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并明确了“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年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的抢新机策略:做强做优算力、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产业,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社会治理、生活服务、产业升级“三大转型”。
“置身于热带雨林中,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真正具象化了。”菲律宾菲中电视台记者周林楠感叹道,看似杂乱的丛林自有一套运行法则,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尊重生命、不去打扰就是对热带雨林最好的保护。(完)
此前,《南华早报》22日在报道中指出,此次峰会规模宏大,参会国家众多,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区域事务中的影响力,显示出周边国家对中国主张和理念的关注,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积极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
分析认为,吉林市借助“1210”等创新模式,有望进一步整合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供应链资源,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标杆节点。随着“保税进口+社区零售”等新场景落地,吉林市正加快建设东北亚跨境消费中心城市。(完)
“在当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信息化成为传统企业重要的手段工具,加速推动生产向智能化、高端化全面转型。”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工艺工程师周剑深耕电解铝工艺数年,对行业信息化有着深刻的洞见与深厚的实践底蕴。
当然,这次莫迪来华参加上合峰会被认为是中印关系持续改善、水到渠成的结果。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自去年10月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喀山成功会晤,从外长、防长到国安顾问,中印各层级互动频繁,外交、安全、边境问题等各领域交流或会晤也逐渐恢复,并达成多项共识。
“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健全。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分别达到181个和105个,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国家现代物流骨干网加快形成。
会上,有记者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元首外交,在即将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也会有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的外交活动。如何看待元首外交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