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老挝传统新年泼水节期间,纳磨站正式成为首个全部由老挝方管理、运营的车站。”布赞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走向行车室。行车室里除了几台实时监测列车运行情况的设备,还有床、书桌椅、饮水机等基本生活设施。这里是布赞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我们车站现在共有6名员工,都是老挝人,分管售票、进出站检票、客运安全等工作。”布赞介绍,“车站人手有限,如果遇到有员工休假,别的同事就要临时顶上,兼管其他同事的工作。”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十五五”期间,中国要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体系。这套动力源体系不仅是靠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少数地区,而且是多层次多类型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体系。
滔滔黄河水和巍巍贺兰山的奇妙相遇,造就宁夏平原沃野千里,却将一片广袤的戈壁滩遗忘在亘古荒寂中。这里碎石遍布、土壤贫瘠,“风携沙走”是常态。然而神奇的是,这种“劣势”环境却恰恰是酿酒葡萄生长的“黄金风土”。
坐着列车去旅行,游客体验咋样?一趟列车,如何串联美景、带火文旅、拉动消费?近日,记者搭乘3趟列车,一路跟车采访,看银发旅游列车和其他列车相比,到底有啥不一样。
此外,王秀珑还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得力助手。他积极帮助北极村的网红店、带货主播打包发货,助力当地的蓝莓、木耳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每年发寄特产包裹达万余件。老乡们感慨:“秀珑打包的箱子,摔不坏、淋不湿,比保险柜还可靠!”而这份可靠,源于他始终坚持“三查三对”——查地址、查品名、查包装,对数量、对单据、对承诺,用细节筑牢诚信之基。
《规划》坚持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端定位、品牌发展,优势彰显、集群发展,创新驱动、科学发展,跨界赋能、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立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自然地理禀赋与开发保护实际,突出贺兰山东麓在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统筹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等空间布局,构建“一带一核三区”总体空间格局。“一带”即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一核”即以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和青铜峡市为重点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核心区,“三区”即石嘴山转型发展探索区、中卫葡萄酒文旅融合推广区、罗山生态移民文化样板区。
“这两个均等化,使得中西部地区实现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再仅以GDP衡量地区发展水平,而是以综合发展质量评估,并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回报机制,形成一个新的系统发展逻辑。”郑新业说。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