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凝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共识。这几年我国持续擦亮“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金色名片,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共同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加强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交流协作,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围绕绿色转型、创新合作这些主题,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科威特、阿联酋、丹麦、芬兰、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签署了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在今年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共签约了25个能源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这些充分展现了绿色能源合作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
当日,在香港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授牌仪式在特区政府总部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周霁出席授牌仪式并致辞。
深圳“安居乐寓”小程序上的人才驿站,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最长可达15天。初出校园的大学生们,凭借身份证、学生证等材料,就能申请入住,缓解求职初期的经济压力。
李勇坚表示,现在的消费已经变成情绪消费和悦己消费了,它给消费者的二次创作留下了很多的空间。“像给娃娃做医美,做衣服,这些周边市场的增长很快,二次创作之后,它就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东西。”
今年7月,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宁夏挂牌;当月,由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官员和农林专家组成的代表团来到宁夏参访考察,实地了解当地防沙治沙技术经验。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林业及野生动物委员会副主席马克萨特·叶列梅索夫表示:“中国在治沙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尤其是草方格技术、耐旱植物选育及沙区特色产业方面的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马大为院士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等理论研究细分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独创性、引领性的杰出贡献,在制药行业得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称,分布于从中亚至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高山地带,不少上合组织成员国是雪豹的栖息地。上合组织成员国约定,共同努力保护雪豹物种及其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共同推动落实“全球雪豹及其生态系统保护计划”,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中国雪豹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副议长赛义德·古拉姆·穆斯塔法·沙表示,巴基斯坦的雪豹数量正在恢复,这是上合组织国家间开展合作、共同保护的结果。
从线下到线上,甘肃积极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开展网络普法,让人民群众在“指尖上”就获得法律知识,彻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