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越来越青睐职业本科,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就业率高。人才培养质量好不好,就业是很重要的衡量指标。”王亚南介绍,《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87.07%,高出全国本科学校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毕业生90%以上服务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部分院校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本科生毕业落实率超96%;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多在头部企业就业,或去往央企、国企工作,其毕业落实率达到92%左右;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服务于“一老一小”,毕业落实率也达到90%以上。
汽车经销商的“躺赚”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扛过“凛冬”成为每家经销商思考的问题。其中,部分汽车经销商正通过加码售后、金融等业务缓解压力。
然而,当前“大思政课”建设仍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如何有效弥合传统思政教育中理论认知与实践体悟之间的鸿沟?如何将宏大的价值理念转化为青年学生可感知、可体验、可践行的具体行动?在此背景下,项目式实践以其独特的情境真实性、问题导向性、协作探究性与实践创新性,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实践路径。它超越了传统课堂的局限,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有机融入项目全过程,将零散的“任务清单”整合为系统的“育人方案”,将浅表化的“活动参与”升华为可深耕的“项目实践”,成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关键抓手。
“十四五”时期,体育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国家体育总局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城乡社区闲置空地已成为群众健身的重要阵地,同时研究制定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积极性,推动修订完善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设立体育仲裁中心,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遏制“饭圈文化”。
8月20日电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江苏省盐城市委常委、秘书长薛盛堂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思政引领力”,并将其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六力”之首,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大思政课”作为提升思政引领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核心使命在于铸魂育人。这要求高校不仅要精耕思政教育“小课堂”,更要充分激活社会“大课堂”,推动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引领青年学生在“大思政”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民生小切口,彰显“娘家人”大作为。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起,长沙各级工会通过支持用人单位办托、园区社区嵌入式办托、工会联合体办托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普惠性托育托管服务模式,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开设爱心托育托管班2400余个,惠及职工子女13万余人次。
“十四五”期间,我国先后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成都世界运动会等5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最为集中的一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