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中,有两次突破令李佳军印象深刻:1996年荷兰世界杯,他夺得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首个世界冠军;1998年长野冬奥会,他带伤拼搏,斩获男子1000米银牌,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冬奥奖牌的男子运动员。
“惠帮企@链上沈阳”通过统战聚力、数智赋能、产业撮合的系统集成,把分散的政策、资金、技术、市场要素转化为企业可感可及的服务场景。下一步,平台将持续完善制度体系,推动服务链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国际国内市场拓展,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创建政策“秒懂”、“秒达”的精准推送平台,汇聚各部门211条惠企政策,并拆解成339项“百字干货”,建立16个维度的标签库,向企业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政策110万次。创新诉求穿透式办理机制,企业提交问题后,平台按属事属地原则半小时内分拨至责任单位,实施闭环管理和时限办理,累计办理企业问题2.8万余件,其中推动出台了全国首个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规定,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创建企业健康评估系统,针对健康分值低的企业进行风险预警和靶向帮扶,开发“健康贷”产品,放款5334万元,切实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有趣的是,此时有一项民俗是“粘雀子嘴”,就是将没有包馅的汤圆煮熟,用竹签扎上,然后放在田梗上,意思是希望那些小鸟去吃汤圆,不要去破坏庄稼。
二是“双一流”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在“双一流”建设的示范引领下,各地结合区域发展急需以及资源禀赋,还重点支持了400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00多个优势特色学科,呈现出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蓬勃态势。9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口支援了116所中西部高校,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水平。这些充分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同时,我们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优势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面向中西部、面向国际合作的高等研究院这一新型平台,精准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全国范围内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发展,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形成一流学科和高层次人才会聚中西部、支援中西部建设的新气象。同时,我们还积极支持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导”和“治”上协同发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2025年打造“辽海讲道”等品牌活动,设立了首批4个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宗教界扎实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讲经解经之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颁布施行《辽宁省宗教事务条例》,支持宗教界深化全面从严治教,指导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全面从严治教建设年等活动,圆满完成7个省宗教团体换届,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各地要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查险排险工作进行再检查、再落实,扎实落实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加强沿海沿江地区堤防安全防范,关注风暴潮对海堤影响,全面排查水库山塘安全隐患,落实病险水库安全管理措施。紧盯桥梁隧道、高边坡、软基路段、砂土路基、填方路基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做好暴雨落区重要路段车辆通行安全管控。强化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关键时段加密人工巡查监测,及时除险加固。进一步排查城市各类建筑物、地铁、地下空间、低洼地、深基坑等安全隐患,对临时建筑物、塔吊、龙门吊、脚手架、户外广告牌、行道树等进行拆除或应急加固。排查企业厂矿安全隐患,加强工业园区和危险化学品、钢铁、核电等重点企业防汛防风措施检查,避免次生事故发生。
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创新推进试点(安居融居方向)建设,打造教育教学、文体融合、产业兴边、特色边境、旅游景观、和美村寨、文博院馆等7个特色长廊,让“五个共同”理念触手可及、生动可见。在宽甸县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建设,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产值突破45亿元人民币。聚焦增强沿边重点城镇支撑和聚集能力,着力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定了边疆各族群众共守祖国边疆、共建幸福家园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