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不过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科普工作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进一步均衡区域与城乡科普资源分配,健全监督评估体系,与时俱进创新科普内容与形式等。对此,我们应以最新修订的科普法的实施为契机,乘势而上,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环境。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首次明确了不同企业规模、风险等级对应的监管层级。着重解决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对于监管超大规模餐饮服务连锁企业“心有余力不足”的问题。
四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强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对此,张祥伟表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未来趋势,也是发展方向。“十四五”以来,水利部门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也就是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有效赋能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业务应用,强化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成为推动水利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在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中,重点抓监测感知、数学模型建设和业务应用。
一是减“存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为重点,在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因地制宜建设淤地坝、旱作梯田,配套坡面植被措施,构建拦截入黄泥沙第一道防线。“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其中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创新采用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坝、荒坡陡坬搞绿化的治理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目前,我国已建成淤地坝5.8万座,拦截泥沙74亿吨,形成了“拦沙—造地—富民”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粗沙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世界水土保持提供了中国范例。
色彩心理学是视觉设计里体现心理赋能具体机制的一个重要维度,不同色彩引发的心理反应有相对稳定的规律性。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进行色彩运用时缺乏对色彩心理效应的深入理解,设计效果不佳。基于这一现象,学院在教学中特别引入“色彩情绪映射”训练方法,通过大量色彩心理测试,建立个人化色彩情绪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做针对性色彩设计。例如,在某品牌视觉设计项目中,基于传统蓝色系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可能产生距离感,创作者改用暖灰色调与微量橙色组合,既保持专业性又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