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创协同”激活创造动能,提升“大思政课”的创新驱动力。科技创新始于真实问题场景中的项目实践,项目式实践是科创转化的重要载体。一是项目式实践孕育创新精神。学生直面“卡脖子”技术攻关、产业转型痛点等国家急需领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创新潜能。这种“真刀真枪”的攻坚过程,使“科技自立自强”从政策宣导转化为切身体悟,深刻内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自觉。二是项目式实践涵养协同能力。复杂科创项目往往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跨年级甚至校企团队的紧密协作。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多学科团队融合,学生能够切身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理解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意义,有效涵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共同体意识。三是项目式实践淬炼核心素养。在应对技术迭代、市场验证、伦理风险等真实挑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核心创新能力,更磨砺了面向未来的战略思维、风险意识、批判性思维与深厚的人文关怀。这种在创新实践中锤炼的综合素养,正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核心特质。
记者了解到,本届书展立足图书展销根本,共吸引全国371家出版单位携16万种图书参展,大量重磅新书好书和读者见面。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史》,湖南主宾省的《毛泽东文谭》《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等。世纪出版集团带来近万种参展图书,并通过数字出版馆呈现AI技术在多个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如在书展全新上线的“尚古汇典·文渊阁四库全书AI+版”可以有效降低读者接触古籍知识的门槛,有助于更多人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公约》提到,应杜绝不公平格式条款。建立公平透明的合同管理体系,明确服务责任边界,杜绝单方面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应保持高电量出借。共享充电宝出借时应保持高电量,且明确告知消费者剩余电量百分比。
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三次反复争夺,战斗打得非常惨烈。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日军往九塘方向溃逃,中国军队取得了最终胜利。战役结束后,柳树人正式升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
日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5年“最美医生”,王玉凤、申小惠、尼玛拉毛、邢少云、刘志宏、农康、何建行、张军桥、周坚红和梁春荣等10名同志光荣入选。他们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他们恪守宗旨、勤勉工作,敬佑生命、甘于奉献。本期报道聚焦几位“最美医生”,记录他们守护生命的动人故事。
2024年11月9日,中国和印尼共同发布《关于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就在两国主张重叠海域开展共同开发合作达成重要共识,一致同意设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遵照双方各自现行法律和法规,探讨和推进有关合作。
为有效应对“后关键期”防汛工作的风险,各部门及地方政府要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积极采取行动。例如,交通运输部要求,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和汛期公路“响应、巡查、管控”关键措施;水利部以强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多地推广“预警-响应-复盘”闭环机制,将村干部、社区网格员纳入山洪预警“叫应”名单,打通守护生命安全的“最后一公里”。全国一盘棋,推动防汛工作从“应急抢险”转向“风险预控”,从“单点突破”升级为“全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