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快讯:9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请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苏联元帅瓦·伊·崔可夫之孙尼·弗·崔可夫,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等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从城市发展目的看,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空间成为一种特殊商品被纳入剩余价值生产体系,城市化的目的仍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是资本驱动的。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治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作为城市工作的重头,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作为评判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经过持续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富起来之后更加追求高品质生活,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才能在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同时,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开学第一天,河南漯河近40万名中小学生共同上了一堂主题为“80载勿忘记 向未来再出发”的思政课,课程通过舞台剧演绎、抗战老兵现场激励、新时代奋斗故事分享、集体诵读等内容,让学子们在感动与震撼中,点燃爱国情怀与奋斗理想。
习主席对推动完善全球治理高度重视。他曾指出,“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9月2日电(记者 张晓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9月1日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武维华,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旭出席会议并讲话。民建中央副主席孙菊生代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致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黄守宏主持。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系统保护体现城市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的历史街区、文化遗址、传统风貌区等重要空间载体,鼓励将书法、戏曲、工艺、礼仪等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空间、社区生活与艺术表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图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场所等文化设施向市民开放。系统推进市民道德建设、公共文明引导,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通过文化保护、服务供给、精神培育的协同推进,全面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风貌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形象。
“两种模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覆盖全市、层次丰富、选择多样的市民艺术教育体系。从区域分布来看,全市16个区均有覆盖,实现了区域均衡发展。其中,静安、徐汇、普陀、闵行等区表现突出,无论是教学点数量、课程种类还是招生规模都居于前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说,“这充分体现了本市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和市民对艺术教育的高度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