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再次引发全球关注。随着DeepSeek、ChatGPT、通义千问、豆包等AIGC大模型逐渐从“新奇玩具”变成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其伴生问题也日益凸显:AI经常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生成看似合理的虚假信息,造成“AI幻觉”;依赖AI工具代写作业甚至毕业论文,极大冲击着学术诚信和规范;论文AI率检测系统有待完善,论文被误判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精准识别AI生成内容,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十四五”以来,安仁产业开发区企业数量从54家跃升至214家,新增就业岗位9000余个,用工规模从3000人扩大至12000余人;全县联动建设乡村振兴车间150家,累计带动65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水稳了,日子也甜了。如今,阿尔塔什村几乎家家户户院中都搭有葡萄架。走进院中坐一坐,抬头看去,院外是层叠延绵的赤色山脉,眼前便是挂满果实的藤蔓。正值果蔬成熟,葡萄、李子香气氤氲,甜味十足。屋外,孩子们骑车、奔跑在村间,大人抱着幼儿在村头纳凉。
《办法》明确了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提供者的权利和义务。一是实施数据身份标识制度。提供者按规定标注气象数据标识,添加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二是落实信息服务备案制度。提供者应向气象主管机构进行备案并接受监督管理;三是落实气象预报预警统一发布制度。提供者不得向社会发布和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鼓励提供者研究形成的气象预报意见和结论提供给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制作气象预报时参考。如,推出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示范计划,风乌、伏羲等14个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参加实时预报示范;四是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明确气象主管机构、网信部门等有关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对轻微违法可以不予处罚;五是积极参与全球气象治理。通过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平台分享中国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和治理经验和方案。如,今年6月在上海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全民早期预警国际培训班”,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早期预警领域的应用。
从吸引外资情况看,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政策可预期性吸引外商加码投资,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同比增长11.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4232.3亿元。其中,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68.6%、59.1%、37.6%。不少跨国公司亦继续增持中国资产,折射出中国市场的强大磁力,彰显了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