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航空行业持续复苏,高端飞机用坐具等客舱设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厦门海关统计,上半年,福建共进口飞机用坐具2.1亿元,同比增长2.2倍,占中国该类商品进口总值的62.2%,进口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其中,6月当月进口1021万元,同比激增11.1倍,增速连续9个月保持正增长。
其次,通过加强投资、技术和第三方市场的合作,中欧可以形成更强的互补,一起构建更稳定和安全的供应链,降低对任何单一市场的依赖。
十年前,湘江新区的产业发展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生态也尚不成熟。如今,这里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多条产业链协同发展,“2+4+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与成熟的产业生态,不仅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也为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因此在不断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应该同步适度推进税制改革,适度降低名义税率,让企业实际税负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国家财政收入也并不会由此减少,进而实现良性循环。
在过去的几年里,激光清洗技术一直是中希双方研究的重点之一,事实上早在联合实验室成立之前,双方的技术合作就已经开始了。希腊在文物激光技术应用方面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年前就已经开始对雅典卫城中的大理石雕像进行激光清洗,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波长同时作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清洗后石材可能发黄的问题。中国同样是文化遗产大国,有大量的石质文物亟须进行清理保护,在各类文物病害的表征分析和传统保护手段方面有着完善的研究和应用体系,可以说中希双方在文物保护领域形成了天然的互补。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共同搭建了一套多参量调控文物激光清洗装备,能够实现多种波长的激光复合作用以及多种激光参数的灵活调控。
盈峰环境泰国工厂的纯电动垃圾压缩车、扫路车等穿行于当地街巷;圣湘生物产品服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尼本土化建厂、将“中国方案”转化为“印尼制造”;中联重科在8国建成11个海外生产基地,2024年海外收入首超50%......这些“湘江名片”,彰显了新区企业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跨越式发展。
在新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致力于解决民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自设立以来满意度超过98%;“湘江英才”等人才政策解决住房医疗难题、“一总部多基地”孵化模式提供成长阶梯等,让年轻创业者得以轻装上阵;国际人才服务之家提供人才引进、评估、对接等全周期服务,线上平台让海外高层次人才轻松获得一站式服务资讯……
我曾误以为福建人对足球兴趣不大,直到后来翻阅历史资料,才发现这是个巨大误解。事实上,福建是中国现代足球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霞浦和厦门早在近代便已有足球运动,当地人对足球的热爱与参与度一直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