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福建,探访传统制造产业向“新”而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福建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集群引领、品牌赋能的特色发展之路,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外婆的歌声婉转悠长,16岁的新西兰华裔李牧芸听得入神。她说,歌声仿佛承载历史的记忆。在巴基斯坦,12岁的华裔女孩廖婧颐画下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她说,希望用自己的画传递和平与友爱。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5%,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持平。
面向未来,提升学科专业设置的响应能力,有赖于进一步健全供需对接机制,通过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等,整合产业部门、用人单位、高校等多方数据资源,精准识别真正的急需专业,使学科专业设置更加有的放矢。与此同时,强化统筹协同,引导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定位、特色设置新专业,避免一哄而上。
此外,企业正在投资打造一种创新的食品产业园区模式,整合上下游企业产业链,实现食品原材料、物流、终端客户服务等整个链条的资源共享,目前七个园区已经投入使用,未来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中医药的根脉在大陆,我在这里就像鱼儿遇到了水。”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高嘉骏又赴北京中医药大学深造,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还“破例”成为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洪图的“关门弟子”,在中医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充实自己。
用“试用期合同”替代劳动合同,对员工进行超长试用;用“劳务合同”“实践协议”等替代劳动合同,达到去劳动关系目的;让员工雇员工为公司所用,或是法定代表人以个人名义雇人为公司工作;把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从未变化过的核心岗位员工悄悄变成其他公司的派遣工……近期,工人日报推出系列报道《破除“障眼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报道了某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用工责任而采用的种种模糊劳动关系伎俩。
《报告》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实施稳外资政策,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全球跨境投资注入动力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