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权哲回忆起1990年到访湄洲岛的情景时感叹,与过去相比,如今湄洲岛在软硬件设施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每次‘回’到湄洲岛,就像给心灵充电,让我倍感充实,这也是我热衷来湄洲岛谒祖的原因。”
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到这次会议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历经十年,“现代化”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更鲜明的标识、更明确的目标。
“上海内容创作者的春天来了。”7月15日,地产领域内容创作者“真叫卢俊”账号主理人卢俊在朋友圈写道,同时转发了《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铜鼓是中国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和祭祀用品,迄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是中国南方多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象征。北流型铜鼓以其雄伟的形体和独特的设计,在铜鼓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铜鼓在汉代至唐代间流行,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以及海南等地。(完)
据了解,以“喜迎十五运,逐梦大湾区”为主题的交流营系列活动在7月至12月举行,组织粤港澳三地青少年在十五运会承办城市共同参与训练、比赛、体育文化活动。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今年以来,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深入推进招投标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落地,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推出关城夜游灯光剧,通过融合激光投影、数字科技、实景演艺等多种创新形式,使游客在光影交错中深度体验嘉峪关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我到嘉峪关修长城”等多个研学产品,吸引海内外多地研学团前来。今年“五一”期间,嘉峪关文物景区接待游客11.68万人次。
暑期台胞赴湄洲岛谒祖进香的热潮,既源于对妈祖的崇敬与对根源的追寻,也得益于福建推动闽台文旅融合的举措,例如支持创建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推出寻根谒祖及研学旅行线路等,为台胞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