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高于1970年担任辽宁省海城县革委会政工组办事员;1978年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1982年任辽宁省大连团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1985年任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1988年任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委常委、副区长(主持工作);1993年任辽宁省大连市副市长;1997年任辽宁省省长助理;1998年任辽宁省副省长;2003年任辽宁省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8年任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落实“在保护的前提下,让老百姓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重要指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大兴安岭地区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291万亩,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81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量346个,全区有40款林下经济产品入选“九珍十八品”名单。2024年,大兴安岭地区林下经济产值达52.3亿元,同比增长50.7%。(完)
“我们的装备处在什么位置、什么状态,如果不能实时掌握这些态势,指挥员在战场上的决策就没有依据。”刘先锋介绍,为了贯通运输投送保障链路,他们致力于研制一套芯片、算法、技术方案全部国产化的系统,用于掌握装备实时动态位置,在遂行物资前运、医疗保障等任务时,能够全要素、全时段、全地域实现态势监控。这次阅兵训练场上使用的辅助训练和考核系统,就是实战化应用之一。
高质量发展的深化拓展期。从国内发展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劲转型势头,呈现三大趋势性特征:一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上升趋势。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至6.91%,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1位。二是供需结构迈向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工业增长,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9.5%,远超6.4%的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贡献率达23.3%。三是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024年中等收入群体已超4亿,2035年有望突破7亿。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一时期的核心课题在于巩固既有转型成果,着力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没有改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理念到实践、从局部到全局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科学把握这一历史方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烽火远去,精神不朽。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内外中华儿女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内蒙古通辽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在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的吨粮田示范区,由于采用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预测亩产可比常规种植增产200公斤。今年,这一技术在通辽推广面积达1032万亩,并辐射带动内蒙古全区推广超2000万亩。
9月3日上午,在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上,当看到和平鸽群飞向天空的那一刻,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的内尔·嘉兰惠女士感叹:“外祖父,您在看吗?这个当年您曾为守护她而战斗的国家,如今已经拥有保卫和平的强大力量。这里的人民对抗战的历史记忆犹新,伟大抗战精神和飞虎队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