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兹·图菲·萨利巴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作为中巴两国一流高等学府,是推动两国深入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校依托各自优势与合作基础共建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是推动中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举措,打造了中巴青年交流、教育协作、人文对话与文明互鉴的战略平台。两国人民将通过中心加强相互认知,创造更多自主知识,推动两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一项中藏医药产业项目的签约,为当地17项国家级非遗技艺带来产业化契机。甘南坐拥850余种野生药材,当归、黄芪等道地品种在海拔2500米冷凉区茁壮生长。该项目将推动藏药炮制等非遗技艺从文化展示走向标准化生产,让“把脉问诊”的古老智慧焕发现代产业价值。
“旅游景区能否发展好,关键要解决‘人’的问题。在马嵬驿景区,商户不准外带食材进入、不准销售外带食品,大家共同维护景区品牌。”马嵬驿景区商会会长李光说,通过制度设计,每家商户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
数字自然身份证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利用数字金融技术改变保护项目融资方式的一项举措。通过整合实时监测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信息,提高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促进明智的投资决策,支持可持续发展并与环境目标保持一致。
据了解,今年以来,中缅泰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联手对妙瓦底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猛烈攻势,抓获并集中遣返中国籍涉诈人员5400余名,取得显著战果。(人民日报客户端 张天培)
兰州7月6日电(王牧雨)第三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前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于5日下午在兰州举行招商引资项目专场签约仪式。28个签约项目紧扣高原资源禀赋与发展热点,现代农牧、文化旅游、中藏医药及新兴产业项目成为焦点。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甘南此次签约的8个文旅项目,聚焦景区提质与文旅综合体建设。在兰洽会展馆甘南展区里,扎尕那、阿万仓湿地等41处A级以上景区的精美图片与AI变脸体验装置相映成趣。近年来,甘南通过打造“簪花之路”“香告梅朵文化旅游节”等IP,推动文旅从“过境游”向“深度游”升级。2025年“五一”假期,全州接待游客6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7%,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活动尾声,邵江海后人及弟子围坐畅谈,那些关于舞台、关于传承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让在场观众深切感受到艺术传承的温度。最后,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歌仔戏(芗剧)代表性传承人郑娅玲以一曲戏歌《青玉案——辛弃疾》惊艳收尾,余韵悠长的曲调仿佛诉说着歌仔戏历久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