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万亿千瓦时!7月份,在高温和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拉动下,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这在全球也属首次。
“战争中,精神之于物质是三比一。”清理战场时,人们看到一名战士和敌人同时将刺刀插入对方的胸膛。日军的刺刀长,八路军的刺刀短,我们的战士是迎着刺刀冲上去的!
用电感受变化的原因,离不开千里之外的新疆提供强力“外援”。6月份,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送电,同期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共同建设的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投产,所发电力与风电、光伏发电等一同送往重庆,最大输送功率超过重庆电网最大负荷的10%。
机场建设还带动了临空经济区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根据规划,嘉兴南湖机场所在的秀洲将聚集起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快时尚等一大批优势产业,有望形成千亿级临空产业区。预计到2035年,嘉兴南湖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23万吨,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出海”的空中快车道。
会上,广西有关单位分别围绕金融惠企三年行动方案等作了政策解读,介绍全区发展改革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工作情况。一批与会企业和银行机构代表围绕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服务和融资产品作了推介。会上还发布了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
北京、上海、广州是3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的国际航空枢纽,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是7大区位门户复合型功能的国际航空枢纽。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源于康县下出的规划“先手棋”。“过去各村单打独斗,种木耳的怕滞销,种茶叶的愁加工。”康县农业农村局菌药中心主任杨广孝站在产业园规划图前,回忆起曾经的困境。墙上那幅《康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茶叶、食用菌)》方案,成了破局的关键。通过创新构建以茶叶、食用菌为主导的“一主多元”产业体系,在14个乡镇135个村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8个,面积达4.5万亩;在3个乡镇建成现代化茶叶种植基地4个,面积6.07万亩。这种“园区+基地+农户”的梯次发展模式,实现了康县山地产业发展的涅槃重生。
目前,该县已构建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汉麻全产业链。在秦亭镇2.5万亩核心种植区,连片麻田蔚为壮观;柳林村传承传统沤麻技艺,刘峡村现代麻纤维提取车间日处理原材料30吨,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真正实现“原麻不出县,就地转化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