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延安窑洞传出的“预言”,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一一应验。破碎的山河终得重整,中华民族迎来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广为传颂的《为人民服务》:“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古代绘画中的七夕题材,既是对星神传说的摹写,也是对世俗生活的礼赞。它将银河的浩瀚、鹊桥的缥缈、穿针的专注、乞巧的虔诚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联结天人的浪漫宇宙。当我们凝视画中月下引线的女子、或银河相望的仙人,仿佛听见了穿越千年的低语——对智巧的渴求、对爱情的坚守、对美好的祈愿,始终是华夏文明中不曾褪色的底色。
“绿色是西藏外贸的底色。”拉萨海关副关长李崧介绍,1965年,西藏对外贸易总值约693万元,如今年均规模已达百亿元。今年上半年,西藏出口羊毛羊绒、鲜苹果、青稞制品、藏香等绿色产品近3000万元。
mentor意为带教,很多同学都用这个词用来称呼自己的实习导师,而dirty work则是实习生们对打杂类工作的戏谑表达。
“最近局势颇可乐观,犯黔的敌人已被顶住,而且节节被我向广西境内驱逐过去,八莫已经攻下来,如果腊戍也能收回的话,那末也许可以提早我们回国的日期,我这样盼望着,并不是单纯为我自己,也为了祖国,缅甸滇路早些通,重兵器就可以运到中国,也就可以打击敌人,收复失地,我们也有用武之地了。”(钱林保1944年12月26日)
这不仅是跨越时空的政治宣言,更是一部用鲜血与信仰写就的史诗。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依然震撼心灵——它不只是血与火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范式的熔铸,一个政党与亿万人民命运交织的深刻印证。
画家对人物神态的捕捉尤为精妙:居中女子微微颔首,目光聚焦于手中的针线,神情专注而宁静;身旁的伴侣侧身凝视,面露期待之色;右侧持扇女子则唇角微扬,仿佛对眼前的乞巧活动充满兴趣。每个人物的表情都与乞巧主题相呼应,展现了画家出色的人物刻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