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向新向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中成绩单。基于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大幅上调0.8个百分点,上调幅度为所有主要经济体中最高。
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展现新变化:全岛封关运作以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在进口“零关税”商品管理方面,把“正面清单”变成了“负面清单”,除了禁止的都能做。作为自贸港核心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货物贸易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作出了全新探索,显著提高了开放的范围和水平。同时,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海南将成为连接国际市场与内地生产消费的“超级枢纽”。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2015年,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10年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不断探索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逐步变为现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据介绍,根据气象监测情况,今年4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26.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截至6月13日,大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超60天,郑州等10个地市在70天以上;平均气温23.2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8度。
这是安吉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就业创业政策、为青年铺路搭桥的优惠举措之一。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正把“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作为县域第一战略目标,让绿水青山与青春力量深度融合。
推动城市历史文化更好服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既要重视解决当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的紧迫问题,也要密切关注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发展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推动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今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40周年。回望40年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路,中国对国际社会履行了缔约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当前,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加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为了履行条约义务,也是为了回答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如何赓续历史文脉、如何使城市历史文化服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这就必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拓宽问题视野,不仅要解决当前重大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防范老问题以新形式卷土重来,还要打破思维定式,敏锐识别、研判和应对那些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比如,过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主要关注技术应用的迭代升级问题。面对当前城市规模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用战略思维引领技术发展,在“大遗产观”视域下,推动全域资源整合的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建设,助力形成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转型。
藏北高原,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还拥有中国五大牧场之一羌塘草原。当地大力推广“四季轮牧、三季休牧”,科技手段赋能精准放牧。2019年以来,那曲市超716万亩退化草原得以修复治理,不仅实现了“草畜平衡”,畜牧业总产值也从2012年的8亿多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超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