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稻浪随风轻拂,稻香阵阵。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华文媒体代表在大屏幕前,看到无人机巡查传回的清晰影像,每一粒稻穗都那么饱满。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陈志华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他鼓励学员们将所学所感应用于本国实践,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全球性议题。
九三阅兵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全领域作战精锐,伟哉,壮哉!这就是我们的压舱基石,这就是我们的和平底气,这就是新时代的中国之盾!站在先烈用生命铺就的道路上,我有三点自勉:当以敬畏,承接鲜血浇灌的和平;当以铭记,守护不被磨灭的真相;当以行动,捍卫来之不易的尊严。海外侨胞与祖国的地理距离虽远,但历史的重量与时代的使命却愈发清晰,更需主动讲述,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将这段不容歪曲的真相清晰而坚定地传递出去。
研究团队在琼东南深水盆地一处活跃的甲烷渗漏区发现了一个厚度达12.5米的砂层,其中富含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发现,砂层在冷泉系统中扮演了三重角色:首先,通过孔隙结构捕获下伏气烟囱输送的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并富集;其次,由于水合物的差异聚集导致孔隙堵塞,形成“自封盖”效应使下部气体压力持续累积;最终当超压突破上覆泥岩盖层时,触发二次水力压裂形成新的气体通道,开启新一轮气体逃逸。
“现有的出海服务体系实际上无法充分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中国企业需要一个能够针对性解决出海痛点问题,具有综合性的出海服务支持体系。”王碧珺说,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盐城黄海湿地在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位置。”盐城市观鸟协会理事长周晨曦说,盐城深入研究遗产地鸟类越冬、繁殖、迁徙种群数量及分布,以及 IUCN红色名录部分受威胁水鸟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迁徙规律等状况,为鸟类栖息地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为加强遗产地迁飞候鸟保护,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依托黄海湿地博物园鸟类救护站,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共救助了82只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等。
王拥军把年轻人视为答题的关键,“青年就是一种‘催化剂’,带来新的思想、思路,擦亮乡村文化遗产,让它发光发热”。说这话时,他想起龙舟文化博物馆的90后、00后同事们,每天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办公室里“激辩”,设计科普讲解课件、钻研龙舟文化课题、策划研学活动、研发文创产品……“他们能够沉下心来,为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发展注入青年力量,也是我坚守这份‘乡愁’的执念和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