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旅游和其他开发建设项目中,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及其周边环境的建设工程,必须事先征得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城乡规划部门批准。未经文物部门批准的项目不得立项,更不得擅自开工。
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局了解到,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热带风暴级),21日9时其中心位于北纬21.1度、东经109.8度, 也就是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
彼时,浙江正处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一些企业因资源约束问题突出,选择到外省投资。浙江省商务厅原副厅长张钱江回忆,浙江省内不乏这样的声音,资本外流、企业外迁,对经济发展不利。对于企业要不要“走出去”、怎么“走出去”,思想并不统一。
从整体来看,江浙地区在古镇保护与开发方面普遍做得较好,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雄厚、旅游业起步早、市场成熟度高。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热度较高,使得古镇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可持续运营能力。相较之下,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古镇虽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风貌,但在知名度、游客量和经济效益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总之,古镇保护与开发应在尊重历史、尊重居民、尊重真实性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避免过度商业化侵蚀文化本体,探索一条兼顾保护、传承与发展三者平衡的可持续路径。
在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造镇运动”中,人们目睹了太多文化标本的异化:常德桃花源古镇斥资50亿打造“桃花源”,如今变成一座到处长满荒草的“空城”;陕西韩城古城曾因“拆真建假”被多部门通报批评;天水古镇斥近9亿元巨资开发却造成大规模的古迹破坏……在住建部公布的数百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部分却陷入“保护性破坏”悖论,我们不得不追问:古镇开发的初心究竟何在?
一条大运河,千年兄弟情。古彭城徐州是两汉文化发祥地、五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古龙城常州是“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两座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热门城市和信义之城。
作为烹饪鼻祖彭祖的故国,徐州美食久负盛名,徐州烧烤、地锅鸡、把子肉、饣它汤等特色美食声名远播,“好吃+好玩”的徐州让外地游客流连沉迷。盛夏时节正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徐州伏羊食俗的开吃季,推介官诚邀常州游客夏日畅游徐州,“行七里、探汉源,看苏超、品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