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前夕,总台记者在河南洛阳看到,这个千年古城的文创糕点又上新了。这次,手艺人们把牡丹的多样花色与糕点的多重口感相结合,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牡丹酥糕点。
10月2日,广东省三防办、应急管理厅、气象局、海洋综合执法总队、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广东海事局、文化和旅游厅、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台风“麦德姆”防御提醒。
在他看来,一道新疆菜就是喀什味道的载体,能够让北京人品尝到烤包子的香、拉条子的韧,从而领略到新疆美食的独特魅力;而一家新疆餐厅则是文化交流的碰面之地,新疆老乡在这里能够找到家的感觉,北京客人也可以通过与餐厅员工的交流、感受餐厅的环境布置,了解到喀什的风土人情。美食的味道吸引着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两座城市、两种文化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现在我家里四家店有四十多位员工,其中不少都是从喀什老家过来的乡亲。”乃比江的语气里带着欣慰,“能带着家乡人一起在北京打拼、挣钱,是件很好的事。他们常跟我说,在北京上班不光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普通话水平不知不觉也提高了,见的世面也比在老家时广得多,真心为他们高兴。”
早年部队的经历早已将“责任”二字刻进乃比江的骨子里。在新疆服兵役的岁月,让他对祖国怀有深沉情感,这份情感化作经营中的较真:羊肉必选新鲜的,分量绝不少半分,三十年如一日守着新疆本味。对退伍军人的特殊优待更显军人本色——退役军人进店用餐打88折,老兵总会多收到一份烤包子或者一份小菜。他说:“这是把对部队的情谊,落到每一盘菜里。”
河南洛阳牡丹花酥主理人 黄江伊:我们用了洛阳牡丹花现有的颜色,比如说这个姚黄(牡丹酥)是洛阳特有的姚黄牡丹,我们就对应它的牡丹进行了配色,想让它好看又好吃,又健康。
路过一段陡坡时,他停下脚步,指着岩壁上深浅不一的绳索印记告诉新兵:“这是老一辈官兵留下的‘路标’,咱们走的每一步,都是跟着英雄的脚印在走。”
10月3日电(记者 姜雨薇) “您这儿的拉条子,跟我在新疆吃的一个味儿!”每当听到食客这句评价,乃比江·赛米总会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