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祖国的独立,就没有港澳的安宁;没有民族的振兴,就没有港澳的繁荣。抗战时期,港澳同胞用行动支持国家抗日;今天,国家的发展为港澳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天的港澳,面对的是经济多元化的挑战、青年成长的期待、与内地更深融合的机遇。无论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是在“一国两制”制度下开拓新局,港澳同胞都需要坚持将命运与国家紧紧相连的信念。国家越繁荣,港澳发展的底气就越足。这既是历史逻辑,也是现实逻辑、实践逻辑。
2018年的青岛峰会上,习主席从儒家文化的角度阐释“上海精神”内涵: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他说,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当时,福建天文爱好者颜明哲自制牛顿式反射望远镜的故事在圈内走红,这让徐军意识到“自制望远镜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他辗转加入“反射望远镜镜片研磨”交流群,终于联系上颜明哲,“他给了我入门教程,还手把手指导磨镜技巧,让我敢迈出第一步。”
八里庄村村民姚天俊手拿器具穿梭在果园里,时而帮助市民采摘西梅,时而打扫果园卫生。“我就住在这附近,平时种些玉米,农闲时来果园忙活,活儿不算重,还能挣钱。”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护团队,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和设施,能够为失能人员提供高质量、可及化的护理服务。”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当天的两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分别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是习主席讲话的鲜明主题。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在全国多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由城市更新改造而成的商业新地标。曾经上海的水泥厂现在是西岸梦中心,这里白天是市民的临江“天然会客厅”,晚上化身“水岸剧场”。曾经的湖南长沙油脂厂引入潮玩娱乐、餐饮等多元新兴业态,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年轻群体在此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