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针对“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主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着力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8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5%,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72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15.2%,影响CPI下降约0.3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2.4%,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8.0%,影响CPI下降约0.25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6.1%,影响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下降3.7%,影响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下降0.8%,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在落地执行中,河南打出政策“组合拳”:组建职业院校专家资源库,为培训提供智力支持;创新职称评审机制,将企业实践时长、技术攻关成果、技能竞赛成绩等产业要素纳入考核指标,打破“唯论文、唯学历”的评价惯性;优化岗位结构比例,中等职业学校高级岗位比例提高约8%,正高级岗位按5%核定,为教师职业发展拓宽通道;支持职业学校聘请各类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到校任教,大国工匠杨金安、百名中原大工匠被职业院校聘为导师,近千名劳模工匠被聘为客座教授、兼职辅导员。
劳动关系的有无,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一些用人单位之所以用各种手段掩盖、规避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主要目的就是规避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降低劳动用工成本,包括规避缴纳社会保险、支付加班工资等义务,规避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和支付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义务,以及规避工伤赔偿责任等。通过该系列报道可以发现,这些手段从试用、入职、签合同、发工资、到在岗工作,会“出其不意”地让劳动者在付出劳动之后却找不到“东家”。
更关键的是,年轻人需明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本质差异。心理咨询侧重通过谈话、认知调整等非药物手段帮助来访者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心理韧性,而心理治疗则针对已确诊的心理疾病,需由具备医疗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年轻人通过自学掌握的基础知识,更适合用于自我调适,但若擅自以“心理咨询师”身份为他人诊疗,甚至开具“治疗方案”,容易越过专业边界。这种越界行为不仅可能因知识储备不足导致误判,更可能因缺乏伦理约束和法律意识,对求助者造成伤害。
9月7日,沙特阿美在中国刚刚又新增了一家合资企业。在采访中,沙特阿美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仅在传统行业持续投资,企业还将继续拓展新的投资领域。
钟自然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