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该倡议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始终坚持将自身利益寓于全球利益之中,以切实行动践行多边主义的又一鲜明例证,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这里造林之前,是坑坑洼洼的戈壁滩。一刮风,沙尘漫天,让人难以睁眼,连城里也是风沙弥漫。刚开始种树时,地硬得挖不开,每个人都是满手血泡,最后又磨成了老茧。”日前,柯柯牙工程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之一依马木·麦麦提在柯柯牙纪念馆接受采访时说。
以西安咸阳机场为例,扩建后拥有4座航站楼,航站楼面积高居国内前5。但西安咸阳机场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在全国第11位,西安去年GDP仅排在全国第21位。
体量不及西安的兰州,也拿出大手笔。T3航站楼面积40万平方米,综合交通中心27万平方米,是甘肃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新华社快讯:9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请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苏联元帅瓦·伊·崔可夫之孙尼·弗·崔可夫,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等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发展方式决定城市的发展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扩大、地域面积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城市文脉和风貌受到破坏,城市安全韧性保障不足等问题。应当看到,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做大规模和经济效益,必须统筹城市发展的生产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比如,一个城市如果产业过度集中、功能过分拓展,人口就会过度集聚。一旦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就不得不超采地下水,导致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比例失调,环境容量就不可避免变少。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推动城市发展方式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增效转变,更加注重集约高效,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要通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和空间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质量优先的发展路径。
“巴基斯坦人常说,我们与中国的友谊比山更高,比海更深。我们认可中国的发展及提出的相关政策。”对于上合组织及其框架下巴中一系列合作成果,巴基斯坦萨玛电视台主播伊尔凡·阿什拉夫给予高度评价,“上海合作组织是各成员国为实现发展、进步、和平等共同目标而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