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李军认为,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关键内驱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给予新疆大量资金和政策倾斜。例如在医疗领域,国家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发达地区医院对口支援新疆医院,帮助新疆提升医疗水平。其次,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齐心协力发展经济、建设家园。不容忽视的是,科技进步也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汇聚发展合力。强化载体驱动,推进国企知联会、留联会、建言献策工作室、创新实践基地等统战载体建设,完善工作制度、增强组织活力,涵养党外人士成长成才、储才育才的源头活水。强化价值驱动,引导党外人士发挥自身优势,采用“夜校夜话”、“马扎课堂”等方式,开展热点焦点问题宣讲解读,助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强化品牌驱动,深入开展“爱企业、献良策、做贡献”主题活动,聚力打造“百名专家教授联百企”、“知联乡村行”等品牌矩阵,引导党外人士激发创新活力、凝聚智慧力量,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南宁9月25日电(陈秋霞)9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补选韦韬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确认、公告。
回首“十四五”这五年,山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省统一战线呈现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拥抱新技术、开辟新赛道,“智造”之于“匠心”,不是取代而是相互赋能,不是对立而是相互融合。30多年“锯削锉磨”,练就了用高速钻头“蛋壳钻孔、蛋膜不破”的非凡手感,江铃汽车冲压厂模具钳工刘辉,如今“钻”进数据分析和编程,指挥起了机器人,推动模具制造从纯手工走向全自动生产线。更精细的“瓷器活”,要靠更硬核的“金刚钻”,新时代大国工匠只有主动学习、不断提升、涵养匠心,才能在人机协同、数字融合中激发“1+1>2”的效果。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学习和传播理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传播与青年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回看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年轻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的关键力量也是年轻人。把青年组织起来,在青年中传播理论,让青年影响青年,一直以来是党的理论宣传的优势所在。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开展90后、00后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广大青年成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优秀讲师”。青年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创独特的“青言青语”,切热点、抖包袱、爆金句,让党的创新理论紧贴青年传播,大大提高了宣讲的到达率、传播力。推广“文艺式”宣讲、“情境式”宣讲、“快闪式”宣讲、“直播式”宣讲、“集市”宣讲等模式,线上线下形成了“青年讲给青年听”的良好氛围。
在工博会现场,上海松川远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AI语音交互功能的协作码垛机器人操作。该公司工作人员黄云龙介绍,操作员可以用语音对话唤醒机械臂抓取,但目前还未正式投入产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