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除了质量分外,广告投流也成为影响商铺流量的重要因子。作为平台的盈利模式,商家通过竞价来购买关键词排名,将商品展示在搜索结果前列。与此同时,推荐算法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购物场景中,现在,“双十一”几乎在全部活动会场、产品都实现了个性化算法投放。
在吉林口岸城市珲春,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游客伊万在这里自在购物、休闲,还有一些俄罗斯游客则为体验中医理疗而来。每天清晨,黑龙江黑河的早市上,中国摊主们熟练地用俄语吆喝,摊位前俄罗斯顾客挑选着新鲜果蔬,不远处的超市里,中国游客的购物车里堆满了巧克力、伏特加、紫皮糖等俄罗斯商品。这一幕已然成为这座中俄边境小城的独特风景。我们将视线投向更远处会发现,在伊尔库茨克的传统木屋里,中国游客与俄罗斯家庭共进晚餐;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俄罗斯游客在学习书法……这些充满“温度”的互动,正一点点夯实中俄两国交往的民间根基:通过亲身体验,俄罗斯游客认识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游客也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活力。
长期以来,剧场常常被认为“曲高和寡”。但近年来,从《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到《赵氏孤儿》,一批本土原创作品凭借精良的创作和鲜明的文化气质,打破了这一印象。它们不仅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共鸣,也证明了只要内容过硬,剧场完全可以从小众走向大众。票根经济让剧场和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带动超过1∶48的城市综合消费,“苏超”用一张低价球票串联起景点、特产、电影票,都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1996年,谢帮银正式拜师学艺,系统掌握了塘坊木偶戏的唱、念、做、打。同年,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艺人一起成立了“启新木偶戏剧团”。从一个热爱看戏的青年,到真正走上舞台的操偶艺人,他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木偶戏天地。
作为《吕梁山大合唱》演出排练者之一,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杨建中分享道,近两日《吕梁山大合唱》的演出只是阶段性的成果体现。“如何让这首作品更加吸引人,使广大合唱爱好者及音乐界人士能够从心里面认可这部作品,是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
回看自己的中文学习之路,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萨布丽娜认为,发音是最难掌握的部分,“除非在中国住上一段时间或与中国人长期交流,否则很难摆脱口音”。她坦言,一开始学习中文时没注意声调,导致现在声调还是弱项,有时还会因此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