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于琪洋表示,水龙头连着千家万户,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福祉。“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全力推行农村供水的“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的质量和水平。“3+1”的模式中,“3”指的就是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1”就是指农村供水县域通管和专业化管护。通过“3+1”模式,加快实现“3个转变”:
近期,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校园安全。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现将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望全体人员引以为戒,遵守校园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来,黄土高原的“绿色版图”不断延伸,从“黄”到“绿”的转变中,水利是关键支撑,请问采取了哪些关键措施助力这一生态变化?
赛事期间,京山推出“跟着赛事游京山”系列活动,联动温泉沐汤节、农博汇美食季等40余家市场主体,形成“白天观赛、夜晚消费”的休闲格局。京山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将持续用好“网球+”金钥匙,着力办赛事、聚人气、兴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第一、世界知名的“荆网”小镇。(完)
2025年9月29日是第26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律动不息”。心脏被誉为身体的“发动机”,一旦停摆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水旱灾害防御取得新成效。坚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堤防保护人口6.6亿人,国家蓄滞洪区容积1090亿立方米,水文测站13.3万处,战胜了3981条河流超警以上洪水,其中223条河流为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有效应对了长江、珠江等流域严重旱情,有力保障了旱区群众饮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十四五”以来,洪涝灾害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十三五”的0.28%下降至0.18%。
乌鲁木齐不缺国际和地区航线。2024年,乌鲁木齐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其中,国际定期客运航线26条,与高加索地区三国与中亚五国实现全部通航,通航中亚航点数量为国内十大枢纽机场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