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曹操被生硬地翻译成“Double Cao”的现象,就尖锐地提出了文化深层次对话的难题。这意味着,微短剧出海不能止步于语言转译,文化的对话和共同发展需要每个人都有历史自觉和时代自觉。
据了解,资阳天然气净化厂设计年处理原料气40亿方,单套装置日处理规模达720万方。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建造模式,建设工期11个月,较传统净化厂建投工期减少5个月、投资降低30%,刷新国内常规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纪录。资阳天然气净化厂首次采用ORC低压蒸汽发电,新能源总规模达4330千瓦。通过余压发电、余热回收、光伏发电等利用模式,预计全年可节电373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13万吨,单位能耗较同规模净化厂降低约21%,实现“生产清洁能源”与“自身低碳运行”的双重突破。
正如《孙子兵法》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东方智慧中,捍卫和平的最佳方式并非战争,而是以实力为后盾制约侵略者的野心,最终实现止戈为武。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近年来,浙江积极构建创新引领、校地联动、实践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理论、实践和精神财富,开展“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是浙江强化思政教育政治引领功能的一把“金钥匙”。《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省域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是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在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浙江传媒学院组织青年大学生创作完成《之江新语》系列短视频,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切入,通过沉浸式、情景化的走访拍摄,多场景、立体式呈现了《之江新语》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在浙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鲜活样貌,帮助广大青年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
该厂采用智能化与自主化深度融合模式,实现国内天然气净化领域的首次数字化正向交付,同步建成APC先进控制、智能巡检、动设备在线监测等25项智能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智能化管理,效率提升37%。更关键的是,该厂在我国首次成功应用“CPO氧化吸收工艺包+专利溶剂”,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节约引进费用2000万元,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孙子闫凯旋大学毕业后回到了隰县,入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高标准仓储……一系列动作让“互联网+”与玉露香梨紧密结合。一颗小小的梨子里,看到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2022年,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开展“香港青年走进浙江”系列活动。数十名香港青年大学生行走浙江,听红船故事,看烈士画展,寻古城印记,看建设场景。青年学生长期在学校学习,虽然思维活跃,但缺乏对党情、国情、社情、民情的深切体认。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工厂社区、红色景点、改革开放前沿,亲眼见证国家发展成就,亲身感受社会变化,将书本上的理论阐释与大地上的实践故事相验证,实现从“知”到“信”的飞跃。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活动视频和实践感悟,增强了成千上万香港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浙港青年感受到香港与内地之间深化交流的益处与必要,更感受到基于共同文化血脉的共情、共通、共融。